中国教育学会常务副会长杨念鲁先生莅临儿童性格养正研究中心

1.jpg

杨念鲁

杨念鲁,北京大学教育管理学博士。现任中国教育学会常务副会长。曾任国家教育发展研究中心研究室副主任、主任、副研究员,教育部基础教育司副司长。多次承担国家教育规划重点课题研究。


4月11日上午,中国教育学会常务副会长杨念鲁先生莅临崇德教育及中国(深圳)儿童性格养正研究中心访问指导。在崇德教育公司董事长、儿童性格养正研究中心主任赵先德先生及副主任易容女士的陪同下,杨念鲁先生深入崇德教育旗下的研发创作中心、产品体验中心及乐学乐园儿童性格养正研究基地,对“儿童性格养正教育体系”建设情况及“与你共飞翔”教育公益计划开展情况进行了详细了解和深入交流。


面对目前我国幼儿教育发展阶段几个亟待解决的问题,如幼儿教育普遍存在小学化、西方化现象,赵先德老师和杨念鲁先生进行了深入的探讨。在观看了教学法相关宣传视频后,杨念鲁先生对该套教学法在涵养孩子良好性格方面具备独特优势给予了充分的肯定,“这套教学法以儒家文化现代化为教学手段,是创新而有效的。”对于“儿童性格涵养教学法”教研工作的继续深入开展,杨念鲁先生同样提出了很多建设性意见。


2.jpg



中国教育学会常务副会长杨念鲁先生(右)和儿童性格养正研究中心主任赵先德先生(左)合影


3.jpg



在玩具实验室,赵先德老师向杨念鲁先生介绍了“曲水流觞”——中华宥器儿童戏水装置的等比例缩小版


4.jpg

5.jpg


《儿童性格涵养教学法》是由儿童性格养正研究中心历时八年创设而成的,一套基于传统文化、兼具国际视野的本土化幼儿教学法,是儒家文化现代化的最新成果。该教学法也是唯一通过中国教育学会专家评审并有系列教案的学前教育理论体系。


儿童性格养正教学体系是以该套教学法为理论核心,以与之相配套的教案、教学手段、玩教具等为教育载体的科学、系统、完整的教育体系。它界定学前教育的根本目的是培养儿童仁爱而专注的性格,其实现手段应是涵养式的,不是灌输、填充式的。

教育“不能输在起跑线”似乎已经成为了大部分家长的“共识”——华东师范大学心理与认知科学院发布的《中国家庭育儿方式研究调查》显示,32%的家长认为一岁半应开始教识字,六成的家长会在孩子三岁前教孩子学外语。但这种事实上是扭曲的共识,正是这种扭曲的“共识”,严重违悖了幼儿发展规律,对孩子成材成长产生了无穷的危害。


6.jpg


杨念鲁先生在《儿童性格涵养教学法专用教案》首发会上


早在17年3月,杨念鲁先生在《儿童性格涵养教学法专用教案》首发仪式上就“不能输在起跑线的教育”问题表达了自己的另类解读:


“不要输在起跑线上”这种说法并没有错!错的是大部分家长或者教育者对这句话的曲解。


实际上,“不要输在起跑线上”的提出者,中国工程院院士韦钰的本意并不是说要上多好的学校,要取得多好的成绩才算是不输在起跑线上,而是指在幼儿模仿的敏感期,是性格形成的关键期。在7岁之前,孩子通过观察、模仿内化成行为,养成习惯、形成性格,甚至影响他以后的价值观、人生观、世界观。

性格养正教育的关键正是7岁之前,这是孩子最重要的“起跑线”。高度重视学前阶段的性格教育,才是真正认识到“起跑线教育”的深刻内涵。正是如此,在“与你共飞翔”教育公益计划实施过程中,通过《儿童性格涵养教学法》教育体系的科学干预,孩子可以顺利获得奠定成长成才的能力和基础,缓解了“贫困代际传递”等阶层固化现象的出现,有效助力孩子行稳走远,幸福一生。



登录
登录
其他账号登录:
留言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