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益论坛教师学习手记:幼儿教育应当立足于本民族文化2017年12月18~19日,乐学乐园性格养正研究中心在清远召开的“儒家文化背景下的学前教育暨‘儿童性格涵养教学法’教育公益论坛”。本次论坛有幸邀请到了深圳盐田金港中英文幼儿园的石玉敏园长,她带着四名优秀骨干幼儿教师来到了清远,认真学习了各位专家讲座。回去以后,这四名老师写下了自己对“儿童性格涵养教学法”的理解和看法。 论坛现场 深圳盐田金港中英文幼儿园的石玉敏园长 金港中英文幼儿园四名老师在认真听讲 在此,我们分享的是来自金港中英文幼儿园刘利欢老师的论坛学习手记。 在寒风凛凛的12月,我有幸跟着我们敬爱的园长坐上高铁一起来到清远,参加为期两天的“儒家文化背景下的学前教育暨‘儿童性格涵养教学法’教育公益论坛”。在短短的两天时间里,我深深地感受到传统文化的魅力,感受到我们祖国的强大,感受到清远悠久的文化底蕴。在那里,我认真聆听了几位专家、教授的讲座,对儒家文化有了进一步的了解,现将这两天的学习做一个简单的总结。 什么是“儿童性格涵养教学法”呢?即通过有目的地环境创置,将五大领域的教育理念有机地融合到游戏、手工、音乐、舞蹈、课堂话剧表演、绘本故事等教学环节中。所有的环节设置,都以儒家文化的仁爱意识及专注力为指导思想,将儒家文化故事化、游戏化、生活化。 12月18日下午,我观看了儿童话剧演出,对《颜回吃粥》的印象特别深刻。它讲的是:孔子在周游列国的时候,被困于陈国、蔡国之间,粮食几乎断绝。颜回利用仅有的一点大米来粥煮,但突然飞来一只小鸟,把粥弄脏了,颜回觉得倒掉可惜,就吃掉了被弄脏的一点点粥。这个时候子贡看到了,就去找孔子告状,被误解的颜回也不生气,只是将事情的经过告诉大家,子贡这才发现自己误会了颜回。 小朋友们在表演话剧《颜回吃粥》 这个故事诠释了《论语》里所提到的“人不知而不愠,不亦君子乎”这个道理。人和人之间都要存在一种信任,信任是对对方的一种尊重,是相互的,它教会了幼儿如何处理“不被理解”时的情绪。也就是说,只有在相互信任的同时,才能在潜移默化的过程中,内化了其良好的品性德行。 学前教育博士张博教授的《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现代化》,将我国的优秀文化进行一一阐述。 学前教育博士、华南师范大学副教授张博 聆听了教授的讲座,回到幼儿园后,我立刻开展了关于“冬至”这一优秀传统节日的教学活动。虽说小班的孩子年龄尚小,对中国的传统节日、习俗还不能很好地理解,但是我们要从小培养孩子,将中国传统文化传递给孩子,让孩子了解、热爱本土文化。在“冬至”活动中,我给家长和孩子布置了一个作业——一起制作有关“你是怎样过冬至”的自制绘本,倡导家长共同加入中国优秀传统文化的传承中;提醒家长带领孩子观看相关的图片及音像资料,带领孩子采购冬至物品;了解制作冬至饺子、汤圆,了解南北方的习俗及饮食;倡导家长与孩子一起制作冬至的食物等活动。在家长与孩子共同体验的过程中,将中国优秀传统文化潜移默化地传递至每个家庭成员。 12月19日下午,美国纽约大学学前教育专业客座讲师Abigail Greenbaum讲述了《幼儿时期“玩”的重要性》,其中最重要的几点就是对积木的搭建时间、建筑的造型及归位整理。 纽约大学学前教育专业客座讲师Abigail Greenbaum 她讲到:一个好的建构不是一个小时、半天就能够完成的,它需要几天的时间不断地去充实,不断地去添加材料。建构区具有广阔的想象空间和可创造因素,它对培养幼儿的思维能力有积极的作用。通过建构,应使每个幼儿发现自己的能力,使孩子们能在游戏中体验快乐,在无形中得到能力的发展,建立起大胆创造的信心,把自己潜在的创造力充分表现出来。这种创造的过程将会使幼儿体会到巨大的乐趣。每个幼儿的点滴创造不但能受到大家的尊重,同时也学会尊重别人,唤起幼儿美好的情感,建立起健全的人格,这对幼儿将是终生受益的。 短短两天的学习结束了,将来在教学过程中,我会注重把优秀传统文化和现代教学相结合,让孩子们感受到传统文化的魅力,让孩子在体验中学习,教会孩子做人要善良、仁爱、宽容,做事能够专注、执着、诚信,帮助他构建正确的价值观! 深圳市盐田区金港中英文幼儿园 刘利欢 2017年12月24日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