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唱京剧的马云到艺人霍金,当我们在谈论艺术时,到底在谈什么?

1


前段时间,马云即兴演唱京剧《红灯记》的视频片段被网友疯狂转发。视频里,马云笑意盈盈,和着弹奏字句铿锵,自信满满。网友们不禁感叹“马爸爸还有什么不会的!”

(建议在WIFI环境下查看,4G土豪请随意~)


确实,很多人都知道马云喜欢武侠、太极,但却很少有人知道,他对越剧也十分感兴趣。原来,祖籍为嵊州的马云出身于戏曲世家,父亲马来法是我国曲艺界的元老级人物,自小受到周围文化环境的熏陶以及父亲的影响,使得马云对戏曲、特别是越剧产生了极大的兴趣。


1.jpg


2


谈到成功人士的艺术造诣,不得不提起另一位享誉世界的大人物——斯蒂芬·威廉·霍金。许多人只知道科学家霍金,却鲜少知道艺人霍金。

根据霍金前妻简的回忆录所改编的电影《万物理论》中有个经典的片段:年轻时的霍金是一个喜欢把自己关在房间,一边听古典音乐一边研究物理的人。每当睡醒懒觉后,他都会让室友放德国作曲家瓦格纳的音乐。


霍金说他在1963年开始对瓦格纳产生兴趣,理由是:“瓦格纳和此前的音乐家都不一样,他写的音乐对于人类的感情有巨大的冲击,无人能及。”

2.jpg


霍金还创作过歌曲。1994年,他利用电子发声器,在英国大神级迷幻摇滚乐团Pink Floyd的专辑中献声,合作录制了摇滚作品《Keep Talking》。

后来,霍金在Pink Floyd的新歌《Talkin’ Hawkin》(《絮絮叨叨的霍金》)中又一次贡献出自己独特的电子嗓音。

除了音乐,霍金也会变身影视人。《星际迷航》是霍金非常喜爱的电视剧,而他的第一个荧幕角色就是他自己,剧中的他和牛顿、爱因斯坦一起在飞船“企业号”上一起打牌。

3.jpg


最令粉丝引颈期盼的则是他在《生活大爆炸》里的本色出演了,虽然只出现两分钟,但犀利的眼神足以让谢耳朵和广大粉丝直接晕菜。

4.jpg


除了化身演员,霍金还为著名的美国动画片《辛普森一家》担任声优,贡献了他的迷幻电子音嗓音。

5.jpg


流连娱乐圈霍金简直完美诠释什么叫“不想当歌手的演员不是好科学家”!


3

从马云到霍金,其实小编并不打算在这里歌颂艺术的博大精深(虽然事实确实是这样),而是想谈一谈优秀的艺术对孩子,乃至人的一生到底会产生多大的影响?

曾经网上流行过这么一个故事:


一家硅谷公司招来三个实习生,分别是中国人、印度人和美国人。美国实习生只求把事情做完就好,一到下班立马走人。他对一些问题尽管一知半解但也能侃侃而谈,一分钟可以讲完的问题,能讲五分钟。中国实习生很努力,活干得最多最好,但不爱多说话。

印度实习生工作做得没有中国实习生精细,但也不差。虽然讲话带有口音,但最爱发问,擅长表达自己。在实习期间,学到东西最多的是中国实习生,但是,最后人们最能记住的是那位印度学生。


中国人努力、勤奋、踏实、肯干,固然是值得我们肯定的。但从中也透露出了这样一个大问题:我们十分看重“硬本事”,却常常忽视了同样重要的“软本事”。如果把这一问题反馈到文化和教育领域,就变成我们通常看到的,只要强调数理化,而忽视了人文社会科学。


事实上,社会对一个人才进行判断时,不仅仅看重他的硬技能,更关注他的表达能力、沟通能力,看他是否是一个风趣的人。

即使是在现在这个开放的社会,仍然有存在许多这样的情况:许多家长一听到自己子女想学文学、历史,或者心理学、政治学、社会学,就很生气,认为这些“软本事”没任何用,不好找工作。


早些年一知名教授公开讽刺状元女孩执意选择北大历史系的事件,就在网上引发了一场关于“文科的东西到底有没有实用性”的激烈争辩。

殊不知,恰恰是这些在崇尚具体科技之人眼里不值一提的“软本事”,使得一个人变得更加有意思、有趣味。


10.jpg


4

拿戏剧教育来说,戏剧是一门涵盖了文学、历史、音乐、舞蹈、表演及美术等多学科的综合性艺术教育课。

戏剧在欧美教育体系中占据了相当重要的地位。


在崇尚通识教育的美国,戏剧教育早已渗透到孩子成长的各个阶段,其中本科阶段选择戏剧学的学生比例非常大,美国很多著名高校譬如耶鲁大学、加州大学、纽约大学等,均设有戏剧专业,其中耶鲁大学的戏剧专业跟耶鲁法学院一样名气斐然。而英国在1992年就将戏剧教育纳入了青少年基础课程,并将它作为青少年学习母语的重要途径之一。

而反观国内,一谈到戏剧教育,估计很多家长都会唏嘘:“戏剧课是培养演员的吧”、“以后又不当演员,学这个会耽误学习”……着实令人遗憾又心痛。

好在国内还有这么一些有识之士在为此默默付出。


9.jpg


5

自2009年起,中国教育学会学前教育专业委员会协助深圳儿童性格养正研究中心历经近8年时间,完成了早期教育本土化的研究课题,整合我国传统文化资源进行儿童性格涵养教育,创设了“儿童性格涵养教学法” 及教师专用教案,形成了较完整的教学体系,并在前不久通过了中国教育学会学前教育专业委员会专家评审。


其中“儿童戏剧表演课程”作为“儿童性格涵养教学法”重要的教学特色课程,以其独特的剧本及课程设计受到了专家的一致好评。

“儿童戏剧涵养教学法”为什么重视情景话剧表演?

美国著名教育家、心理学家约翰·杜威认为:


戏剧教育应作为一种学习和认知的手段,帮助学生感知这个世界。他指出:“戏剧作为一种重要的教学方法,对学生的学习、表达、合作、想象和社交等能力的培养具有不可替代的优势,是音乐、美术等其他艺术教育不能比拟的。”

举个简单的例子。


幼儿园里的老师在教授小朋友关于动物的知识时,与其指着课本教孩子辨别各种动物的形态,不如带他们去动物园亲身观察。如果学校附近没有动物园或预算不足以成行,聪明的老师会索性把课堂变成动物园——让学生们扮成不同的动物,模仿它们的动作,从而深入了解各种小动物的形态、习性等。上升到更深层次,学生们可以通过情景话剧表演,进而学习食物链的概念和达尔文的自然选择理论。


这样看来,幼儿教育是不是更显得生动又有趣?

6.jpg


6

儿童戏剧表演课程旨在“不说教,只体验”,目的也不是单纯地完成剧本表演,而是通过戏剧表演积累幼儿的情感经验,从而对幼儿进行情感教育。

儿童性格涵养教学法的经典剧目之一《颜回吃粥》,讲的是这么一个故事:


孔子和弟子被围困在陈国、蔡国之间,绝粮七日,终于费尽周折弄到了一点米。


弟子颜回煮粥时,一只鸟飞过掉下一片叶子到锅里,颜回把垃圾扔掉,并把默默地把叶子周围的粥喝掉。可是颜回喝粥时恰好被子贡看到了,误认为他是在偷吃,便告诉了孔子。


孔子问颜回缘由,颜回不慌不忙地解释了前因后果。子贡听后万分惭愧,向颜回真诚道歉,而颜回也欣然接受。


这个简单易懂的故事通过孩子的亲身表演引出了《论语》的一句经典——“人不知而不愠,不亦君子乎”。


7.jpg


剧本主线剧情来源于古代典故,其中穿插许多原创支线表演——例如各种小动物、动漫人物皮休等的歌唱或舞蹈表演,其中更是添加了由典故改编成的原创歌曲等。使得戏剧本身变得丰富、有趣,贴合幼儿特性。


除了表演本身,在舞台剧排演过程中也能教会孩子很多与生活息息相关的东西。比如《颜回吃粥》的故事里面有淘米、煮粥的情节,教师就会和孩子们会一起探究米是怎么来的、怎么煮粥等。孩子不仅增长了生活常识,也得到了兴趣的培养。

想象一下,如果没有戏剧,要和学前阶段的孩子说通“人不知而不愠”这个道理恐怕要费上九牛二虎之力,即使你翻译成现代文灌输给了孩子这些“大道理”,想让孩子产生“共情”恐怕也是难上加难。但通过表演的形式,通过这个剧情简单浅显,但是却倾注了编剧、老师们的用心良苦的剧目,教育的效果就很不一样了。


8.jpg


可以说,儿童戏剧涵养教学法戏剧以润物无声的方式,把仁爱和专注植入孩子心中,真正实现了儒学现代化、幼儿化、实用化。

相信孩子们通过参与体验式的、饱含儒家文化浸润的独特情景话剧,必将使“仁爱”“专注”“诚信”等美好品质的种子在幼儿心中生根发芽,直至长成苍天大树。


end


会员登录
登录
其他账号登录:
留言
回到顶部